手游那么火,為什么還有不少人在懷念掌機?
2015-07-24 17:12:06來源:優(yōu)游網發(fā)布:優(yōu)游網
轉眼間,一年一度的ChinaJoy展會又將拉開帷幕。以目前的架勢來看,今年的大腿展又將會是一場手游公司間的角逐。時至今日,以低門檻和高人氣著稱的手游平臺已經成為了各大游戲廠商的新一代搖錢樹。不知不覺間,手游已經踩在了掌機的頭頂上,在徐徐微風中蕩漾地笑出聲來。在2015年的E3展會中,各大廠商的主機游戲大作層出不窮,而掌機方面的“代表選手”PSV卻只能憑借著一些衍生作品和獨立游戲強撐場面;3DS方面,雖說第一方大作和第三方作品都異常給力,但僅憑一場“任天堂E3特別直面會”的話,也著實很難提起玩家們的興趣。
前陣子,一名讀者在有趣點官方微博中向我們提問:“未來手機游戲會取代掌機游戲,導致掌機游戲的滅亡嗎?”說實話,筆者對著這簡短的提問思考了很久。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我們熟悉卻又陌生的掌機帝國,談一談這個時代符號是怎樣沒落的。
一、掌機是如何誕生的
Game Boy的成功告訴了我們一個簡單卻又復雜的道理–簡單、便攜與有趣才是掌機存在的真正意義。
Mattel Auto Race
1976年,世界第一臺電子游戲掌機“Mattel Auto Race”誕生了。雖說這臺“掌機”的屏幕只是一排排發(fā)光二極管,但這臺具有跨時代意義的設備確實也開創(chuàng)了游戲主機移動化的進程。
Game&Watch
1980年,任天堂打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液晶屏幕游戲掌機Game&Watch(4340萬銷量)。液晶屏的引入,使這款真正意義上的游戲掌機畫面變得生動了起來。1983年,任天堂推出了改進版Game&Watch。自此,十字方向鍵和AB鍵這樣的組合就與任天堂FC一同奠定了電子游戲主機的手柄雛形,成為了當之無愧的鼻祖。只不過,Game&Watch這款掌機起初是不可拓展且不能更換游戲的,這個不大不小的缺點也正是這款掌機沒有取得太大成就的原因之一。
Game Boy
1989年,任天堂旗下的天才設計師橫井軍平開創(chuàng)了掌機歷史的新時代。這一年,任天堂推出了震驚全世界的Game Boy游戲掌機(1.19億銷量)。這款采用了定制的低功耗CPU、2.45英寸顯示屏、四聲道立體聲的掌機容納了無數(shù)的優(yōu)秀游戲作品。這款掌機中,我們可以找到《口袋妖怪》、《馬里奧大陸》、《星之卡比》、《大金剛》和《塞爾達》等幾乎所有的任天堂第一方大作。這款采用了可更換卡帶設計的掌機迎合了玩家們的需求,從而在掌機中引入了先進的卡帶設計。
《馬里奧大陸》
如果說索尼的Walkman引領了隨身音樂的浪潮的話,那么Game Boy無疑就是掌機游戲的領路人了。1989年4月,得益于任天堂極具創(chuàng)意的廣告宣傳和《馬里奧兄弟》的首發(fā)護航,這款主機的銷量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突破了百萬。當游戲廠商們發(fā)現(xiàn)Game Boy游戲研發(fā)成本低、利潤豐厚等特點后,各大游戲公司就更是對這款掌機趨之若鶩。Game Boy的成功給世嘉和NEC等公司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很快,NEC公司便拿出了自己的應對措施–PCE-GT;世嘉也在幾乎同一時間推出了GameGear。
GameGear
1990年10月,世嘉再也耐不住寂寞,推出了他們的第一款掌機–GameGear。雖說這款掌機推出時的聲勢浩大,性能也比任天堂Game Boy強上無數(shù)倍;但因為GameGear的機身非常笨重、耗電量非??植?6節(jié)電池只能堅持3小時)、游戲支援數(shù)量嚴重不足(100余款)等原因,這款主機到最后也只能選擇離開市場。在當時,GameGear幾乎全方位地超越了Game Boy。然而,GameGear的幾個致命性的硬傷確是世嘉無論怎么用軟件都無法扭轉的。這部掌機在世嘉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土星,爭奪次世代主機大戰(zhàn)后慘遭遺棄。即便如此,這臺掌機也是世嘉在游戲機領域中第二成功的游戲硬件產品,它以1100萬的銷量到達了此后世嘉土星和DC都未曾達到過的高度。
1990年12月,PCE-GT的發(fā)布明顯是瞄準了圣誕節(jié)市場,謀求通過新主機的發(fā)布與Game Boy在掌機市場中分一杯羹。與GameGear不同的是,PCE-GT并不是一臺NEC原創(chuàng)的游戲掌機,它的游戲載體依舊是1987年NEC推出的家用游戲機卡帶(俗稱HU-CARD)。很顯然,NEC打算用比較成熟的家用游戲機平臺來保證掌機平臺游戲的質量,同時也為PCE-GT游戲的銷量提供另一個發(fā)展平臺。作為一部游戲掌機,PCE-GT的硬件配置無疑是相當奢侈的。首先,該主機采用了NEC本社的2.6寸彩色液晶屏作為顯示媒介。這無疑比Game Boy高出了不止一個檔次。另外,PCE-GT搭載了通信端子以及耳機接口,這些都讓玩家對戰(zhàn)以及享受原汁原味的游戲成為了可能。PCE-GT的屏幕還支援自動保護以及自動關機功能,這在游戲機領域還是首創(chuàng)。更為不可思議的是,PCE-GT在當時甚至還可以用來收看電視節(jié)目,當然這也是PCE-GT命名的由來(Game&TV)。
PCE-GT的續(xù)航就是個悲劇
然而,如此強悍的主機在任天堂的面前卻與GameGear遇到了相同的問題–續(xù)航問題(1小時續(xù)航)、高額的售價(約45000日元)和笨重的機身嚴重影響到了它的銷量。在我國,PCE-GT的普及程度極低,高昂的售價和非常不靠譜的續(xù)航一直影響著它的命運。即便如此,當年能在掌機平臺上玩到原汁原味的《街霸2》也是一種至高的享受。雖說這款掌機并沒有成功,但它的出現(xiàn)無疑也是當年掌機市場中的必然性產物。
國內早期的掌機玩家聚會
可以說,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的掌機市場大戰(zhàn)中,Game Boy的成功也從某些層面上也反映出了玩家群體對掌機游戲的幾個需求點:
省電&續(xù)航:上文中我們也曾說到,GameGear和PCE-GT這兩款游戲掌機都因為其令人發(fā)指的耗電性而吃了啞巴虧。反觀任天堂,Game Boy在當時功耗控制技術尚未過關的情況下選擇了黑白屏幕。這個選擇雖說簡單粗暴,但也成功的為Game Boy帶來了近20小時的續(xù)航時間。在這一點上,幾家公司的決策可謂高下立判。
便攜性:同樣是自身定位問題,GameGear和PCE-GT把自己家的掌機產品完全當作了縮小化的主機,這也就直接導致了世嘉和NEC制造的掌機性能過剩、功耗過強。在當年,強悍的機能勢必會需求更大的內部空間,這就是GameGear和PCE-GT無比碩大的原因之一。玩家們總不會希望整天帶著一個“板磚”逛來逛去,何況出門時這兩款機器的續(xù)航只能堅持一兩個小時……
游戲軟件:眾所周知,任天堂在Game Boy中先后推出了《馬里奧兄弟》、《塞爾達傳說》等大作,隨后的“《口袋妖怪》系列”更是引爆了玩家們的熱情。除第一方作品外,史克威爾(現(xiàn)為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更是不疑余力的為Game Boy推出了眾多的佳作予以支持。同樣,任天堂的這一部優(yōu)秀掌機也為第三方游戲開發(fā)商提供了豐厚的回報。這其中,《沙加 魔界塔士》就是史克威爾當年的第一部百萬銷量之作。除此之外,90年代火爆全球的《俄羅斯方塊》也是當年Game Boy與GameGear命運的轉折點。在任天堂和世嘉關于《俄羅斯方塊》所有權的訴訟中,任天堂的獲勝直接導致世嘉被迫取消并銷毀數(shù)以百萬計的《俄羅斯方塊》成品軟件。憑借著《俄羅斯方塊》的巨大成功,Game Boy的銷量更是扶搖直上,成功突破了千萬大關。要知道,《俄羅斯方塊》是當年Game Boy平臺中銷量最高的軟件(全球累計銷量2800萬,不包括復刻版本)。
價格:據了解,同時期的三款游戲掌機的發(fā)售價分別是這樣的–Game Boy(8000日元)、GameGear(19800日元)、PCE-GT(44800日元)。單從售價方面考慮,你會選擇哪款掌機呢?
可以說,Game Boy奠定了游戲掌機的一系列標準,這些標準包括屏幕、按鍵、供電和卡帶等等。這款成功的掌機無論是從銷量上還是從游戲素質上都遠遠領先于同時期其他廠商所推出的產品,Game Boy的橫空出世代表著一個嶄新時代的開始。而這個時代,是完全屬于Game Boy的??鋸埖卣f,在當年的掌機領域中幾乎沒有人可以與Game Boy抗爭,甚至連望其項背的資格都不具備。從1989年開始,Game Boy開始了它長達10年的統(tǒng)治時期。這款掌機除GameBoy Pocket和GameBoy Light這兩款改進產品外,沒有進行過任何機能強化。在這浩浩蕩蕩的十年間,任天堂僅憑一部Game Boy便改變了無數(shù)玩家的游戲習慣,為他們帶來了純粹且快樂的游戲回憶。
相關閱讀
- 07-24 ·搞笑創(chuàng)意游戲《找你妹》預告片
- 07-24 ·擼友福利 官方卡牌手游大作《擼啊擼》測評
- 07-24 ·美國刊文稱手機游戲崛起可能導致中國網吧消失
- 07-24 ·淡定玩游戲 18歲小伙困電梯不知求救
- 07-24 ·友盟:手游玩家整體口味偏“輕”
- 07-24 ·優(yōu)游網入庫規(guī)范要求
- 07-24 ·過度迷戀手機游戲沒有壓歲錢?
- 07-24 ·國內手游四維競爭:2014海外手游入侵
- 07-24 ·手機游戲未來會走向何方?
- 07-24 ·360手機助手貢獻Q4手游市場32.6%用戶